0️⃣

BLOG

記錄生活的點滴

發表文章 您無權執行此操作。
操作

無論是手動還是電動,Miata 的窗戶升降出了名的慢,甚至是全新的也好不到那。
即便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的更慘,這在過往年代需要青仔50、回數票一張時,總讓人覺的尷尬。
而當電動窗慢到一個程度時,升降機馬達通常會是下一個燒毀的電機。
有兩個主要的修復方向。首先是重新提供足夠的潤滑,畢竟都幾十年的車了,滑軌上的油脂像逝去的青春,又乾又澀。
其次,滑槽上的導輪(Window Bushing / Roller),其實多半已經碎裂,這除了影響升降,因為它不在正軌,無窗設計也會讓玻璃與軟硬蓬的氣密膠條跑位。
如果你有機會遇上老MIATA,沒處理過的車,十之八九它的窗戶到頂後,仍然可以搖搖晃晃。
本文來看看,如何重建必要的窗戶機構件。

所需材料

  • 潤滑油,看你喜好,矽膠或是鐵氟龍類的都行。
  • 更換用的導軌襯套,國外大概十來塊美元的維修套件,台灣MIATA達人有開發了,理論上NA/NB通用,幾百塊的東西。
  • T-30星型扳桿
  • 門板拆卸工具

https://www.rspeed.net/Miata_Window_Bushing_Guide_p/nab-7134.htm

門板拆裝

NA/NB幾個時期的內門板大同小異,NA的部分就四顆螺絲。
要注意的是,NA用了很廉價的甘蔗板,在撬出卡扣的時後,還是建議使用平頭的內裝工具來操作。
不過因為它已經很爛了,我的小藍很簡單的就能取下。
Image descriptionImage description

玻璃分解

谷哥教學,防水布移除,把窗戶調整到適當的位置,這樣可以讓你碰到一些機構上的固定螺絲。
觀察門片上緣,取下窗戶的上止擋,基本上就能把窗戶請下來。
Image descriptionImage description

更換襯套

幸運的是,在這我們還能看見殘骸,很多老車,這個導軌是會完全消失不見的。
用T-30的頭拆卸固定螺絲,然後安裝替換用的套件,新的襯套固定時,有上緊即可,不要用力OVER,不然窗戶說是有玻裂的可能。
再來看個人習慣,我會拿刮刀或一字把導軌滑槽上已經乾掉的潤滑油去除,清理乾淨再重新潤滑,舊油大概都硬化成蠟狀了。
然後再裝回門板前,上上下下讓它在軌道上活動幾次,再次補充適量的潤滑。
此外,因為復原了導軌,車窗的止擋位置要再稍加調整,可以讓它更緊密的與氣密膠條連結。
Image descriptionImage descriptionImage description
Image descriptionImage description

完成後,你會發現,它還是不快,但慢的像新車,有氣質、有格調。

操作

NA二孔有牙一孔無對鎖
93天跟TIERRA 1.6的差異應該差在第三孔有牙沒牙
沒牙的孔有擴的比較寬
所以NB用TIERRA的應該是直上無誤
料號尾碼400"A"

本體輕了大概1.5KG NA流用NB只能鎖紅圈二孔

工具接桿夠的話不難拆裝
換裝後發起來有傳說中的飛機聲
夠力 早該換了

一如以往的克難 用了一堆接桿 很小的操作空間

操作

OBD報錯

前陣子開始,小紅間歇性的亮起故障燈,OBD上讀到P0037,含氧加熱器報錯。
看心情,時亮時不亮,只是頻度愈來愈高,查了資料判斷屬於後含氧,除了可能變成環保殺手,到也不至於對引擎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相關的作用可以查看網上的文章,多的是古董文,除了新的電車不需要,只要是油車,近代的作用原理大同小異。

image.png
image.png

含氧感知器 O2 sensor @ Martin的世界 - 痞客邦 -

廢品也能有春天

NA/NB代的MIATA在台數量不多,想當然,庫存O2的機會不高,有些車友的經驗,與福特部分老車系是能流用的。
那個年代的日本車,除了螺絲孔徑,如常規的22MM/18MM,主要的車型差異來自於走線與插頭,所以市面上能常看見所謂的通用型,這是能夠被理解的。
前後含氧,就我個人觀察,成份原理應該相同,但差在感應端開孔氣體接觸的差異。
過程中,確認了新品,也比對了一些基本的原廠數據,專用品要等要買花時間,最後考慮買現成的通用品來換裝。
某天的突發奇想,望著一車庫的SUBARU備品,拆顆不要的含氧,搞不好能再省一筆,對比規格後,Legacy的後含氧,就這麼的巧合,應該用的上。

image.png

Downstream Lambda Oxygen Sensor BP8K-18-861 For Mazda MX-5 Miata 1.8L 2001-2005 | eBay
Replacement for factory rear O2 sensors for 1996-00 Miatas with simple plug-in installation.

剪剪焊焊一條好漢

照片中綠色線體的備品,就是來自於Legacy的後含氧,看的出來,除了接線,感應器本體可以說基本相同。
Miata的後含氧走線比較長,這部分的嫁接,單純四條線的焊工活,作業時稍為注意焊點及防水即可。
另外特別的是,NB的後含氧走線,是從底盤中船進車體,插頭就在正駕座椅的後腳架旁,拆裝大約只花了15分鐘。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含氧接線

替換拆裝

省錢省出新高度

老車常遇到故障燈亮含氧,考慮到油耗或是驗車時的廢氣,建議當然還是積極處理。
雖說不需要買到高貴的原裝貨,正規的副廠件,如DENSO、BOSCH都是可以考慮,只是在這年代,可能連要買到正牌的副廠件都沒這麼容易。

操作

小五HID魚眼化 遠近可變控制模組

成就 總需要犧牲 SUBARU又被強姦了XD
小五的第二隻眼到位!

阿爸手作改

全部丟給阿爸 第二次送樣, 還滿像一回事 等完成最後固定, 就準備試車實裝


神奇寶貝の明亮珍珠

搞了一個月的小五大燈遠近魚眼化 完工 
試用了幾天,只能用脫胎換骨來形容夜間照明,不過幾天的陣雨,有點殘水在燈具內 
過幾天還要再拆下來強化防水,掀蓋式的頭燈,防水處理這部分還是要特別注意

操作

故事的起源

某月的某日,不詳的預感伴隨著LINE的訊息聲而來
是的,我親愛的小紅…
喔不,是親愛的老婆大人車拋錨了…
過程省略數千字,總之,再一次,小紅忘記把它自已的油箱加滿

經典設計 vs 凡人開的車

Mazda的工程師,大概不食人間煙火,這麼重要的油量計警示燈,怎麼就忘了把它裝上?
MX5發表NA的那個年代(90年代),其實還可以理解儀表上不見得要有警示燈
但是NB都已經是接近00'的產物了,這麼重要的東西居然沒配置

這個問題其實被不少的車主抱怨,甚至早些年還有專門的改裝套件發售,就只為了這個小燈
雖然我的小紅已經是02'的NB2後期,但在04'年後美規車型才把油量指示燈做了配置
它並不像一般車系在油箱加置熱敏電阻感應油質接觸溫度
而只是偷雞的在儀表上動手腳,用油量表的訊號來做觸發判定
對,很簡單的,我們要用,換錶就可以

04'-05'的車在美國不算多,基本上都是末期MazdaSpeed紀念款,一直沒找到CP值高的標地
後來谷哥大神告訴我
日本在04'後的NB車型,才導入了OBD2(日規過往一直不屑跟進),直覺有機會
在很少的網站資料上確認了,平成15年(2003)後的,一樣有油量指示燈的設計
代標就是這麼的方便,網站點一點,付錢,它就來了

生命之燈-日規錶移植

為了老婆的行車安全,及桃園區的用路人著想,那天在風雨交加中,我完成了生命之燈
公里:老婆習慣限速用英哩開
油量警示燈:沒亮燈認為不用加油

手冊還是對比了一下,日規沒有定速燈,遠燈訊號PIN也有差異

  • 警告音正常
  • 指示燈正常
  • 連動明亮調整正常
  • 油燈正常

英哩比較有質感!?

換公里錶是我滿早就有的想法,畢竟咱不是ABC,看這個比較合味口
但裝車之後,老婆一句,英哩的錶比較有質感,只好再請下來研究
警示燈位置/Pin腳位差異比較大,跳線搞了一下午,把日規上沒有的定速指示燈一併處理


好像真的比較好看,老婆永遠是對的,看來…又要超速了
這些錶在日本都是很便宜的價格在賣,以現在的日元匯率,下標前多確認年份跟照片細節,千把塊就能搞定
這麼人性又實用的部品,有NB的人都該換一換

操作

理性篇-Heat management is everything

台灣也沒什麼車友或資訊可以參考,車相對更少,維修花費肯定會比一般來的貴,這個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當然,改裝動力的提昇,是玩轉子很迷人的一項特質,但咱沒錢改,維持車況是我唯一的目標。

轉子引擎先天體積小,高發熱,對散熱系統的能力及穩定性要求非常嚴格且敏感。
FD 原始的水箱及中冷器設計,用以支持原廠動力輸出(255ps 美前期/280PS日規後期),文獻上並沒有發現多大的問題,基本上只要能有效控制溫度,按時操作保養,確實也不像傳言中的那麼容易壞。

也就是說,溫度管理,對轉子引擎,將會是最重要的項目。

FD在這一部分的改裝主流大致有三種方向:

  • Stock-mount intercooler, SMIC原廠型式

  • Front-mount intercooler, FMIC前置中冷

  • V-mount Intercooler, VMIC 也就是這次換裝的主角

優缺點都有,價格也是天跟地

對RX7來說,V型很多改裝廠都有出套件HKS、RE、Greddy…
效能不管,我個人覺的HKS最好看

https://www.rhdjapan.com/hks-r-type-intercooler-kit-v-mount-hks-turbo-fd3s.html

十年磨一劍 存錢等一改

配件完整的中古套件不常見,這組包含了已修改配適的加大水箱,手速標回

按圖索驥

其實說明書寫的非常清楚、配件又完整的狀況下,一切順利


我標的這組套件是給TD04單渦用的,中冷進氣管路要修正回原廠雙渦小改型式
冷氣管路跟冷排固定架因為左右駕差異,也需要額外處理
多次求助八里之神明鴻阿國,支架、管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出來的

黃金聖衣-Gold Heat Shield Wrap

以前覺的很台,現在年紀有了,愈看愈順眼,用力給它貼好貼滿

感性篇-Talking shit

小藍大概八百年前就改好了加大水箱及雨宮的原廠置換型中冷套件,對應只有三百來匹的輪上輸出其實已經足夠,油水溫大致都還能在90 ~ 95°C這個區間游移,效果算滿意。

V-Mount確實能把水箱熱排與中冷進氣分流,理論上,溫度不重疊,勢必能優化控制。如果能搭個開孔引擎蓋,那氣流的走向與其能帶走的熱量一定有非常高檔次的提昇。不過小藍的原廠引擎蓋就先封印了一部分能力,差個幾度是有啦,但換來的就是水箱及風扇反向後離地很近,導致開車都開的提心吊膽。國外不少見整組過馬路扯扯掉的災情。

冷排管路對應變更後,其實就是土改,撞風不好、位置不好、管路不好,冷房效果大概就是比電風扇再涼一點,我覺的在台灣的大熱天下開車,也不能算的上舒適。

再來就是真的很貴,即使日幣這樣跌,整組品像好的,再完善一些改善週邊,沒花個大好幾萬搞不定。
認真來說,以小藍的改裝幅度,整組V-Mount的CP值可以說是接近 “0”

上面說了這麼多幹話,為何而改?

十幾年前,是先看到HKS的改裝參展V-Mount Kit 超帥,幻想有一天等我長大,我也要來搞一套。
回頭才發現原來這車叫RX7,然後,為了完成小時後 V-Mount 的夢想,不得已,我只好去買了一台RX7回來裝。
我跟RX7,真心不熟。

👍 1 Like Loading...
0 ⁨0⁩ ⁨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