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個評論⁩

大大你好啊 😉 我就是用雙渦流渦輪 ➡️ 需要換的東西就像你說的那些 ➡️ 不過價錢好像很亂的樣子 我聽過四萬到六萬都有說 😮😮
雙渦流雖然有他的好處在 不過說真的那個價錢可以去買顆T518Z或是TD05 16G了...........出風量就贏很多 也不會太難推 :!:  在讓我選一次我想我不會花那錢去裝雙渦流渦輪機
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啦 :!:不準 ➡️  看看別的大大怎麼說吧 😛  
😁
我個人淺見, 我覺得台灣人太迷信Sti, 紅頭引擎.....
不是東西不好, 是太過神話.
雙渦流強調的是它的低速扭力, 如果你只是裝了這些東西, 電腦沒有去重新設定, 那效果也一定不如日本的原廠車.

改裝是要針對你的需求, 不是一味的copy日本的"零件", 講一句實話, 雙渦流跑山路可能很強, 但是跑直線的話, 絕對比不上一顆大渦輪的效果好. 所以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喜好去調整, 不要"人云亦云". 尤其是從改裝店說出來的.

HAnk
? [已註銷] Nov 24, 2005
可以分享一下感覺嗎?
跟原廠的感覺差多少?
要改的話要改:渦輪.芭蕉.前段油.底殼還有哪些呢?
大概要多少費用呢?
謝謝!

HAnk 大大說的很對, 很好的改裝觀念與方向

而我想建議的也是如此, "出風量" 是關鍵

不過最後還是要看你的改裝方向, 車輛設定是屬於哪一種用車環境
往你想要的目標前進, 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流行 (追不完)
或許, 花同樣的錢可以讓你享受更大的動力, 或更深的用車體驗喔 😁
😁
我個人淺見, 我覺得台灣人太迷信Sti, 紅頭引擎.....
不是東西不好, 是太過神話.
雙渦流強調的是它的低速扭力, 如果你只是裝了這些東西,
電腦沒有去重新設定, 那效果也一定不如日本的原廠車.

改裝是要針對你的需求, 不是一味的copy日本的"零件", 講一句實話, 雙渦流跑山路可能很強, 但是跑直線的話, 絕對比不上一顆大渦輪的效果好. 所以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喜好去調整, 不要"人云亦云". 尤其是從改裝店說出來的.

HAnk
我最喜歡HANK大大的說法~~~
小弟淺見雙渦輪渦輪一來增進低速扭力外.二來可以降低排壓
但這顆螺在市面上炒的有點給他價高.
況且如果電腦沒更換的話.或是供油電腦的設定沒有到達那個點時
我怕會適得其反.因為升級的話
我會因為喜歡跑0-400而挑選GT-RS這顆螺...
所以自己喜歡在哪裡設定就在那裡
😁
To: 917
大家是有志一同, 改裝品不是"1+1=2", 但是很多人都認為我改了排氣管可以增加幾匹, 改了高流量濾蕊又多了幾匹. 換了紅頭就跟日本的原廠車一樣了, 一聽就知道是沒什麼sense的人.
但說這些話的, 大部分又是改裝廠, 不然錢從那來.

所以一定要找到有道德的改裝廠, 不要再道聽途說了.

附帶一提: 會不會有人認為我們在"胡言亂語". Anyway, 我只是分享我的經驗, 希望大家見諒.

HAnk
個位大大都說的很對! 要針對自己的需求去改裝..........  
但是說真的我用過的感覺是 真的是太多人把雙渦流說的過於神話了自己也沒用過也沒坐過就說的好像會飛一樣的 ➡️ 不是不優!但是CP值說真的滿低的 😮😮   你可以看看有沒有辦法去試乘看看改過雙渦流的鯊魚 ➡️  也比我們在這說東說西來的強太多了  說真的不是每個人都很有錢可以改了後在去後悔的所以希望你有辦法就用自己的身體去感覺 在決定看看吧 ➡️  這樣比較不會後悔ㄛ
😁
心臟夠強的可以來找我.

GDB Sti原廠引擎+HKS GT2835R, Boost 1.4~1.5

應該不會讓你覺得慢吧!

HAnk

這個我可以做證...因為我以前的霹靂馬就是這樣的設定
尤其是前驅車設定下....感覺更猛爆!!!!!
有感而發補充一下~~~~
挑到一顆適合自己的渦輪機正是改裝的重點
如果你是........
加速門派:
首選HKS GT系列.可針對自己想要的馬力來選擇.
但此種螺幾乎都是進大排小.且軸心使用滾珠軸承
優點:以同樣的進氣效率來講
會比其它的螺仔更早增壓.輸出也更加快速達到應有的馬力
缺點:持續高轉速行駛.排壓會比一般原廠渦輪機高
且滾珠軸承質量輕,無法儲存動能.對引擎的負擔較重

次選為garett GT系列.可挑的螺仔更多了.
雖然輸出比不上HKS,但價格只有一半
效能也能達到8-9成.CP值算滿高的

還有APEXi,PE,TOMEI,IHI滾珠軸承系列的螺也是屬於這一派門

尾速門派:
首選BLITZ渦輪機,這是以KKK渦輪機修改而來,進氣效率頗佳
優點:軸心質量重,排氣孔徑大,可以輕鬆的持續高轉行駛,
對引擎的負擔較輕
缺點:增壓速度較慢,輸出較慢達到應有的馬力,
而且需加大增壓值才會顯現應有的馬力

次選為三菱渦輪機,好處為便宜,而且好用,
進排氣規格相當,算是很中庸的螺仔
對引擎的負擔也不大

險好了渦輪機後,就是搭配威死給的時間了
除了渦輪機的考量外,就是肚內是否強化,
肚內有強化可用小一點的沒關係
但肚內沒有強化,就需要考慮到一次排壓與進氣壓力的相對關係
完美的狀況為一次排壓與進氣壓力是相等的,這樣引擎的負擔最小
但相對的,增壓的效果並不是最好,最好的狀況為一次排壓大進氣壓0.2bar
這樣才會有源源不絕的推力去推動渦輪機

重點來了.........怎麼挑:
原則是,如果你是使用加速派門的螺,
威死給可用大一點的來減低一次排壓
如果你是尾速派門的,威死給可不用那麼大,理論上
以渦輪機排氣葉片孔的面積加上威死給的面積
需要達到渦輪機進氣葉片孔面積的9成
這算標準的方式,之後的增加或減少威死給的大小
就由改裝的目的下去決定
我的GDA就是改雙炊式.並搭配5MT!
覺得不管日常生活.週六競速.都實用
面對歐系跑車E46M3還可小贏幾個車身.
大渦輪固然出風量大.馬力大.
但協調性差.又不是24小時都在比尾速
實用才是重! 🤣
😁
To: 中漢
有空可以來淡水找我, 我改的方式是原廠引擎加上GT2835R, 低速不會沒力, 高轉速後(4000rpm), 像發瘋.
主要這是電腦調校的功力. 不至於像別人所說的Turbo lag很嚴重, 也是很好開的. 供參考.

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