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動力
I imprezashu Nov 8, 2005

請問Hi-cam裝前裝後的經驗

有幾點疑問想請教:
1.Hi-cam真的有我聽說的將動力放大20%的功力嗎?
2.是否只有在高轉速(or over 200km/h)才有發揮的空間而低速比較沒發揮的空
間?
3.怠速一定要設定在1000rpm以上才會穩嗎?
4.不同角度的差異?
有人有裝前裝後的經驗可分享嗎?Thanks!

⁨45⁩ ⁨個評論⁩

有幾點疑問想請教:
1.Hi-cam真的有我聽說的將動力放大20%的功力嗎?
2.是否只有在高轉速(or over 200km/h)才有發揮的空間而低速比較沒發揮的空
間?
3.怠速一定要設定在1000rpm以上才會穩嗎?
4.不同角度的差異?
有人有裝前裝後的經驗可分享嗎?Thanks!
大致回答你的問題:
1. 好像沒有這種說法, 馬力不是換了一個零件, 就多了幾匹或多少%, Hi-cam對車子的中高速很有幫助, 但是還是需要電腦配合的調校.
請參考HKS網站中的Engine => Valcon Plus Vcan Kit
https://www.hks-power.co.jp/
或著Jun的網站https://www.junauto.co.jp/products/cylinderhead-part/camshaft/index.html?
2. 是跟轉速有關, 並不是時速, 高轉速時馬力進步幅度較大, 底轉速時則反之.
3. 這是要看Cam的角度, 一般256度的可能要1000rpm, 但是264, 272度的可能slow會over 1000rpm, slow穩不穩, 跟Tuner的電腦設定功力很有關聯.
4. 當然越大的角度, 在中高轉速馬力進步越大, 但相對的, 因為大角度的Cam需要較高的slow, 油耗相對也會增加, 甚至像有些Hi-cam, 會捨棄可變(for氣門)的結構(因為可變氣門最大的功用就是節省低速時的油耗), 因為比賽車應該不會以低轉速在跑.
Anyway, Hi-cam可說是高轉速的仙丹, 但是重點還是調校的功力.

HAnk
有幾點疑問想請教:
1.Hi-cam真的有我聽說的將動力放大20%的功力嗎?
2.是否只有在高轉速(or over 200km/h)才有發揮的空間而低速比較沒發揮的空
間?
3.怠速一定要設定在1000rpm以上才會穩嗎?
4.不同角度的差異?
有人有裝前裝後的經驗可分享嗎?Thanks!
好久以前的文章.....那時還在猶豫要不要上Hi-cam呢!
既然HAnk大喚回了它讓大家參考,就自己順便提供純Hi-cam經驗(感覺)分享而不提供理論分析.
1.Hi-cam真的有我聽說的將動力放大20%的功力嗎?
==>馬力一定會提昇的.電腦若調的好,低速不會沒力且turbo lag不會變差.
2.是否只有在高轉速(or over 200km/h)才有發揮的空間而低速比較沒發揮的空間?
==>高轉速馬力的湧現及力量延伸才是Hi-cam的重點.特別是大渦輪會讓人覺得恐怖.
3.怠速一定要設定在1000rpm以上才會穩嗎?
==>看cam的角度及不同廠牌cam的設定.
4.不同角度的差異?
==>會造成1.~3.的差異.
請問一下EJ引擎換CAM跟拆引擎應該沒甚麼區別吧@@????

正常的直列缸和V缸, 好像還可以直接換CAM

反正把CAM COVER打開就可以換了

但是EJ要換CAM.....應該是大工程吧>_< ???
CAM不是越高越好,尤其排氣側的CAM,當高轉速時汽門重疊時間長,萬一渦輪
背壓又大,導致高溫廢氣回衝回燃燒室,後果自己想像..... 8)
請問一下EJ引擎換CAM跟拆引擎應該沒甚麼區別吧@@????

正常的直列缸和V缸, 好像還可以直接換CAM

反正把CAM COVER打開就可以換了

但是EJ要換CAM.....應該是大工程吧>_< ???
EJ引擎若要換cam,汽門,汽門帽或汽門彈簧,任一樣零件應都要吊引擎吧!
不過應不用拆到引擎內部而只在head上座施工即可.
所以渦輪車很少看到過290度以上的改裝凸輪軸

如果沒有可變機構 重疊角太大.低速更難開.
這應該就是怠速轉速設定要比較高的原因,不然引擎內會無真空度可言.
HI CAM要搭配齒比.因為馬力往後延
所以需要密一點的齒比讓扭力不會跟著往後跑
以及讓車子的動力綿密更舒暢
我有裝.不過我裝的角度並不高..所以怠速750轉並不會喘

當然還有可調普立....
要提前輸出又要延後結束.除了可變機構外
就是可調普立.一般只調整進氣側.因為進氣側的效果較明顯
排氣側一動.不是做白工就是會將馬力曲線再往後延
? [已註銷] Nov 12, 2007
還以為你們說的是...改裝 high performance 的cam, 例如 JUN 2.0/2.5 kit, Toda racing 用的那類型..通常改裝Honda B16, B18 才用
還以為你們說的是...改裝 high performance 的cam, 例如 JUN 2.0/2.5 kit, Toda racing 用的那類型..通常改裝Honda B16, B18 才用
😁
Jun/HKS/Cosworth都有出EJ引擎用的Hi-cam.

目前Cosworth出的278 Hi-cam, 還可以support AVCS. 不是只有VTEC才有Hi-cam.

HAnk
? [已註銷] Nov 12, 2007
還以為你們說的是...改裝 high performance 的cam, 例如 JUN 2.0/2.5 kit, Toda racing 用的那類型..通常改裝Honda B16, B18 才用
😁
Jun/HKS/Cosworth都有出EJ引擎用的Hi-cam.

目前Cosworth出的278 Hi-cam, 還可以support AVCS. 不是只有VTEC才有Hi-cam.

HAnk

對...小弟試過朋友改了JUN cam 的 EJ, 比較小弟自己的STI, 其實用了JUN CAM比原裝, 郊果不是太大...power band 高了點, 但就很在乎在怎樣的賽車場的調較和發揮...原裝cam 與 原裝turbo / ecu tuning 是最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