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電腦已調1.2bar OK!以四檔拉rpm到7100~7400,呸下來排溫最高720度左右(sensor於四合一處),油溫在95~97度左右(Mocal 19排油冷,Motul 300V LE MANS 20W-60).待再稍磨合適應一陣後會往1.4~1.5bar設定.這幾千公里內會特別注意機油量變化.有任何發現再報告心得.
今日電腦已調1.2bar OK!以四檔拉rpm到7100~7400,呸下來排溫最高720度左右(sensor於四合一處),油溫在95~97度左右(Mocal 19排油冷,Motul 300V LE MANS 20W-60).待再稍磨合適應一陣後會往1.4~1.5bar設定.這幾千公里內會特別注意機油量變化.有任何發現再報告心得.
😁
你的排氣管是什麼牌子的(中尾段), 管徑是多少?
28 個評論
😁
這點我到是沒聽說, 不過據我所知, Jun活塞的硬度及精確度比CP的好上很多,
還有組裝的過程中有很多技巧, 我只說我知道的部份:
1. 研磨活塞的菱角, 使活塞的邊角比較圓滑. 減少刮傷汽缸壁的機會.
2. 平衡每個活塞的重量, 即使是鍛造活塞, 每個活塞的重量還是不一樣, 最好能用高感度的磅秤, 精密測量每個活塞, 再用研磨的方式, 調整每一個活塞成一樣重.
3. 大小波司的處理, 最好能做WPC, 或著是用Power的已經處理過的波司, 來增加波司的潤滑性.
4. 曲軸的平衡, 雖然我的曲軸已經是Jun的了, 但是還是再去做平衡, 來增加精度.
5. 連桿當然也要用高感度的磅秤, 精密測量每個連桿, 再用研磨的方式, 調整每一個連桿成一樣重.
6. 閥門研磨處理.
這是我看到組裝前他們的工作.
組裝廠的knowhow, 內部的平衡和精密的組裝, 應該就是避免你所說的那些現象發生的機率!
至於會不會發生吃機油的現象, 得等我上了EJ25, 才能跟你分享!
HAnk
鍛造的活塞組裝精度上的確要更要求~
熱車之後再行駛,這點也很重要~
之前要換CP活塞之前有聽說過
(發動會有一股白煙, 不過吃機油的量不大)
店家說是CP活塞精度較差的緣故
我其實不很認同
主要的原因應該是鍛造的材質熱膨脹係數較大
所以, 冷車時與缸壁的孔隙較大
機油會滲一點到燃燒室, 發動時就變成白煙(拔觸媒會更明顯)
為什麼鍛造材質熱膨脹係數會比較大?
我推想應該是不純物的含量多寡的緣故
一般而言, 在鑄造的材料裡面會溶一些不純物(故意的, 例如碳或矽等)以提升流動性, 並且可以藉由後段的熱處理來達到強化的效果(不純物低溫會析出, 成為強化的組織) 但是鍛造不行(鍛造的強化機構不同), 因此材質特性有差.
有些鍛造件會加入矽以降低熱膨脹係數, 但同時會變得比較脆
另外一點
大家都說鍛造的比較強比較硬, 其實鍛造品應該是比較強"韌", 組織比較均勻, 受到衝擊時強度較高, 一般以鋼鐵來說, 鑄鐵的硬度普遍會比較高些, 但是脆!
但是鍛造的材料還是有發展出許多強化的方法, 所以硬度也可以做得很好
金屬已經很久沒摸了, 有錯的部分希望版內達人可以提醒一下 😮😮
我有稍微問一下阿端, 他最近組的引擎有SR20DET with CP的活塞 & Eagle連桿, K20A with Toda的整組肚內, 還有B25C with Jun(Cosworth代工的活塞)的整組肚內.
基本上, 他對CP的活塞沒有好感, 相較之下Toda/Jun的活塞的精密度比CP的好很多.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CP的價格很吸引人.
我之前有稍微看過他們發動的情形, 除了第一次發動, 因為有一些組裝時所上的油,而 冒一些煙外, 之後就沒有這種情形了!
等我上了EJ25, 我再仔細觀察一下!
HAnk
所以活塞受地心引力的影響
單邊受力會比較大
但SR或是3S以及4G等往復式直立引擎則沒有這樣的問題
所以活塞受地心引力的影響
單邊受力會比較大
但SR或是3S以及4G等往復式直立引擎則沒有這樣的問題
😁
是的!
就因如次, 連設定的時候, 每缸的噴油點火都有些許的差異, 都需靠電腦設定!
HAnk
我有稍微問一下阿端, 他最近組的引擎有SR20DET with CP的活塞 & Eagle連桿, K20A with Toda的整組肚內, 還有B25C with Jun(Cosworth代工的活塞)的整組肚內.
基本上, 他對CP的活塞沒有好感, 相較之下Toda/Jun的活塞的精密度比CP的好很多.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CP的價格很吸引人.
我之前有稍微看過他們發動的情形, 除了第一次發動, 因為有一些組裝時所上的油,而 冒一些煙外, 之後就沒有這種情形了!
等我上了EJ25, 我再仔細觀察一下!
HAnk
各位大大對這方面也都頗有觀念 😁 .事實上段造活塞會吃點機油的緣故當然根本身的材質有關.但是組裝的精度有著更大的關聯! 😉
我們一般訂來的活塞. (我曾用過的舉凡CP.TODA.WISECO...) 鮮少有直接原廠呎吋.除非這個是對應套件.否則大多會需要搪缸!只是要搪多大的問題而已!因為活塞來的時候.內附的說明書會以它的用途 (壓縮比或增壓值高低.是否再加笑氣......老美都這樣玩. 😱 而玩越大的.活塞環間隙還有活塞頂端到活塞裙的公差就越大 😉 ) 做建議的公差尺吋來搪缸加工.當然這時候組裝的師父還有加工廠~設備.經驗跟功夫就站大部分的因素了! 又因為水平對臥引擎的動力衝擊面不同於一般直列或V型夾角引擎.所以組裝者和加工的精準度是很重要的! 否則不只吃機油 還會有特殊的噪音喔! :idea:
因目前只用馴車時供油較濃的低增壓在跑,排溫幾乎都在 600C以下,故引擎溫度不高.可能活塞與缸壁的間隙還無法達到最佳狀態.我覺得我還要再觀察之後打高增壓的狀況.不過我每次發動引擎時並沒有噴一下白煙的現象! 若CP活塞精度就是比較差一些的話,那也只好接受了....
現在都要準備一罐機油在車上了. :(
至於吃機油的多寡我覺得會不會跟膛缸的缸徑有關....
至於吃機油的多寡我覺得會不會跟膛缸的缸徑有關....
以我的習慣都是固定隔夜再量,若車冷的機油液面低那車熱時會更低....
我的case引擎是新的,沒有膛缸.
以我的習慣都是固定隔夜再量,若車冷的機油液面低那車熱時會更低....
我的case引擎是新的,沒有膛缸.
物理上來講是熱脹冷縮, 所以不是應該車熱時液面會比較高嗎?我明天來量看看, 冷車發動前量一次, 到了公司車已經熱了再量一次.
以我的習慣都是固定隔夜再量,若車冷的機油液面低那車熱時會更低....
我的case引擎是新的,沒有膛缸.
物理上來講是熱脹冷縮, 所以不是應該車熱時液面會比較高嗎?我明天來量看看, 冷車發動前量一次, 到了公司車已經熱了再量一次.
因發動後機油會被pump打至引擎上部而附著在各內部機件上.熄火後才會慢慢回流至底部. :)
😁
你的排氣管是什麼牌子的(中尾段), 管徑是多少?
你的排溫蠻低的, 油應該很濃吧? 排溫Sensor裝那邊?
HAnk
😁
你的排氣管是什麼牌子的(中尾段), 管徑是多少?
你的排溫蠻低的, 油應該很濃吧? 排溫Sensor裝那邊?
HAnk
我的中尾段排氣管是Trust直出的,已停產,聽說型號是TR或PE1,不是很確定.管徑只知道中段大於76mm,尾段沒內縮,沒有正確的數字.下次有機會我量一下或照個像再po上來
對啊,我也覺得700度不高(我的Defi排溫Sensor裝在頭段4合1處.),是不是供油調的稍保守一點,我還要再問一下.不過我看到我5擋退4擋油門到底時,會噴出一些濃煙.之後boost會再打高至1.4~1.5左右,那時會再修一次供油.希望在耐用度的前提下修到緊繃. 😁
😁
你的排氣管是什麼牌子的(中尾段), 管徑是多少?
你的排溫蠻低的, 油應該很濃吧? 排溫Sensor裝那邊?
HAnk
我的中尾段排氣管是Trust直出的,已停產,聽說型號是TR或PE1,不是很確定.管徑只知道中段大於76mm,尾段沒內縮,沒有正確的數字.下次有機會我量一下或照個像再po上來
對啊,我也覺得700度不高(我的Defi排溫Sensor裝在頭段4合1處.),是不是供油調的稍保守一點,我還要再問一下.不過我看到我5擋退4擋油門到底時,會噴出一些濃煙.之後boost會再打高至1.4~1.5左右,那時會再修一次供油.希望在耐用度的前提下修到緊繃. 😁
😁
如果Sensor是裝在Turbo前都OK, (但是不要裝在四支芭蕉段的其中一支).
大概你是EJ25的關係, 即使已經高負載, 排溫還蠻低的. 700度的排溫絕對很安全!
B25C加鍛造腹內打1.4~1.5應該都還很安全(你有用強化螺絲吧), 期待早日看到你的車完成!
HAnk
😁
如果Sensor是裝在Turbo前都OK, (但是不要裝在四支芭蕉段的其中一支).
大概你是EJ25的關係, 即使已經高負載, 排溫還蠻低的. 700度的排溫絕對很安全!
B25C加鍛造腹內打1.4~1.5應該都還很安全(你有用強化螺絲吧), 期待早日看到你的車完成!
HAnk
有的,我引擎有用鎢鋼螺絲.目前先在1.2bar習慣一下這種速度感也好,以免還掌握不好車性.昨晚從台北開回新竹,覺得.....滿過癮的!
依照經驗
使用鍛造活塞的話
冷車時活塞與汽缸壁的間隙是多少?
原廠好像是少於五條, 那EJ25鍛造活塞呢?
蠻好奇的~
要如何在摩合期間保持負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