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底盤
P Prelude Feb 17, 2013

BC V1 避震的問題

我車是GRF, 現在用的是BC BR RA的避震,選用前後7k彈弓,尼阻前8後6,我覺得舒適度很高。
可惜用了一年,魚眼上托有異音了。

現在想換另一條BC V1 VM 避震,這條避震是我要求的硬膠上托的避震,亦是GRF唯一能合適的硬膠上托避震。至起碼這個上托不會用耐了會有異音吧。

有以下問題,希望可以回答得到:

1) V1 及 BR,這兩個型號,性能上有什麼分別?

2) V1 VM,選用了硬膠上托,是否已設定好基本角度? 例如1度?

3) 出品的V1 VM是用上了預設前後8k的彈弓,我想選用前後6k,對避震機有沒有影響? 或有什麼見議給我?

謝謝各位大大。

⁨17⁩ ⁨個評論⁩

? [已註銷] Feb 17, 2013
這是公司網址比較BC
1.從官網上說明BR系列比舊的V1系列至少多了"加大的筒身及新的活塞設計"
2.就算換了硬像皮上座 前輪還是可以從腳管調CAMBER.正負3度應該都調的到
後輪我的是GD裝上去剛好是1度
3.選公斤數低一點原本的阻尼還是可以應對.這時阻尼調整就用的到了
如果原本BR系列的避震器只是魚眼上座壞了..可以只換硬橡皮上座呀.我有問過可以叫料
畢近V1系列算是舊產品.BR是新產品.沒必要為了上座問題換整組避震器吧✌️
我怕了魚眼上托的異音呀,香港的路面比台灣的路,還要更爛!
還是選用V1 VM吧。。。主要想坐底車身外觀。

多一點裝備,想加smmit s wave的 和尚頭 和 呔呎頭,劇聞可修補降底車身後的不良問題。

大大有沒有意見給我?
? [已註銷] Feb 18, 2013
香港的路面比台灣的路
怎麼可能~~~:sweat:
我幾乎開遍全台灣的主要道路.還有路比台灣爛.不敢想像.
阿你原本的BR桶身到底有沒有壞掉或漏油..沒壞就換過上座就好啦.
如果又換一組不同的避震器.萬一彈簧公斤數跟阻尼調整都不喜歡.不是很麻煩..
各位大大,有沒有聽聞過改裝避震機後,令車身下降,而令呔呎和尚頭長期受壓,於行駕中飛脫前輪呢?

香港這兩星期出見了兩宗,一架是Ford的野馬,另一架是Honda CL7。
把BR的魚眼上座換掉,改強化上座你的問題就沒了,
魚眼上座是消耗品,久了出現間隙發出扣扣聲,很多都會!
其實也不影響行車安全,只是異音會造成困擾,
你說的橡膠強化上座壞了,一樣會扣扣聲! 撐比較就一點而已
BR繼續用+1 沒理由換低一階的V1
改了條BC避震
首先用番BC BR RA條避震, 之後安裝套V1 VM的硬膠塔頂, 再加SUMMIT S-WAVE的波莊及呔呎和尚頭, 再四輸定位.

調較到頭CAMBER大約1度左右, 尾CAMBER就2度左右. 現在非常舒適, 轉灣更覺順暢.

可是四輪定位完後, 我見到CASTER有6.8度左右. CASTER是怎麼? 6.8度左右是正常嗎?
筒身用BC BR, 而塔頂改用了BC V1的膠塔頂.
僅僅用了5個月, 塔頂又有異音了. 忍受不起了.

最後, 還原用原廠的硬膠塔頂及避震, 及改用espelir彈弓.
視覺上, 很不錯呀, 頭約有兩指的高度.

這個設定, 當然沒有絞牙避震的硬朗支撐感覺, 但換來近乎原廠的舒適感.
魚眼上座是金屬的 跟車體直接的硬碰硬

好一點的 魚眼上座變型損壞有異音 壞一點的怕車體鈑件也變形就麻煩了
(之前有耳聞車體鈑金拉到斷裂)

優點方面 由於是金屬面接觸金屬面 過彎效能上是一定有的

換成強化像皮上座的優點是 吸震 噪音降低 對舒適和寧靜有一定的提升

缺點是橡皮類的用久了一定會扁掉或者硬化 也屬於耗材的一種

不過換個角度想 一般市售車所配的原廠避震 和橡皮上座正常使用下都可以使用很久

所以也沒想像中的容易壞 只是那僅限於原廠那篇軟的避震+偏軟的橡皮+出廠前機器組好的車子
密合度一定比較好

換了改裝避震(偏硬的避震無法像原廠可以把震動或者撞擊力在彈簧就消掉一大半)

基本上衝擊力和震動還是直接往上座來 只是用橡皮會比金屬來的感受好一點